迅捷画图
脑图 - 不烧脑
首页
思维导图
流程图
白板
Markdown
数学工具
图表
模板
教程
流程图基础教程
思维导图基础教程
高阶教程
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软件教程
>
跟随朝花夕拾思维导图来简单梳理文章内容
创建流程图
创建思维导图
快速导航
流程图
流程图
组织结构图
泳道图
界面原型图
韦恩图
拓扑图
UML图
BPMN图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气泡图
鱼骨图
脑图
树状组图
因果关系图
逻辑图
流程图
最新文章
荷花淀思维导图制作全攻略:工具与技巧详解
利用声现象思维导图理解声学基础知识
白杨礼赞思维导图怎么画?简单几步,轻松绘制知识网络
《父亲的病》思维导图详解:梳理人物关系与情节发展
智取生辰纲思维导图怎么画?详细步骤与示例
怎么做思维导图?学习策略,帮助你理清思路
跟随朝花夕拾思维导图来简单梳理文章内容
2023-04-11 17:26:48
标签:
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思维导图
迅捷思维导图
Web/PC/APP多端互通 支持多人协同编辑
进入网页版
免费下载客户端
扫码下载APP
迅捷流程图
提升专业、学习规划效率、思路更清晰
进入网页版
免费下载客户端
迅捷思维导图
Web/PC/APP多端互通 支持多人协同编辑
进入网页版
免费下载客户端
扫码下载APP
《朝花夕拾》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其中一共收录了10篇回忆性散文。相信很多朋友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觉得有些混乱,这时我们不妨跟随朝花夕拾思维导图来简单梳理文章内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样梳理吧。
一、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梳理朝花夕拾
1.整合各种信息:
《朝花夕拾》中涉及的主题和人物非常丰富,很容易让人感到混乱。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将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同时方便我们回顾整个作品。
2.梳理思路: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仔细揣摩文章,这时我们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对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
3.提高记忆效果:
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将信息以一种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方式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这些内容。
二、
朝花夕拾思维导图
大纲
1. 朝花夕拾
1.1. 简介
1.1.1.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1.2. 中心思想
1.2.1.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1.2.2.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1.2.3. 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1.3. 创作背景
1.3.1. 时代背景
1.3.1.1. 1925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
1.3.1.2. 1926年,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
1.3.1.3. 作者鲁迅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结果遭到当局的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
1.3.1.4. 《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虽然都是在追忆往事,但也是“借题发挥”,影射、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
1.3.2. 写作时间
1.3.2.1. 《朝花夕拾》作于1926年2月至11月,共10篇。
1.3.2.2. 前5篇写于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曾先后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总题为《旧事重提》。
1.3.2.3. 1927年5月成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并作了《小引》,7月又写了《后记》,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印行。
1.4. 主要内容
1.4.1. 《朝花夕拾》里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嘲讽和抨击。
1.5. 分篇简介
1.5.1. ⑴《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1.5.2. ⑵《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1.5.3. ⑶《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
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1.5.4. ⑷《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1.5.5. ⑸《无常》通过描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
1.5.6. 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
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1.5.7. ⑺《父亲的病》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
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1.5.8. ⑻《琐记》回忆了隔壁家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描写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
1.5.9. ⑼《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
1.5.10. ⑽《范爱农》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以上就是有关“跟随朝花夕拾思维导图来简单梳理文章内容”的全部内容,借助迅捷思维导图我们还可以梳理其他内容,有需要的小伙伴们不妨亲自来尝试一下。
上一篇:
数学思维导图怎么画?教你轻松在线绘制
下一篇:
怎样梳理汤姆索亚历险记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